素描的長河

 

回憶起20世紀60年代初,我正在廣州美術學院附中唸書,當首次見到郭紹綱教授自蘇聯留學帶回的人體素描時,我真是受到了極大的震動!同年夏天又赴北京,參觀了徐悲鴻紀念館,目睹大師好多素描原作。從此,我就被素描深深地吸引住了。90年代,我先後赴歐洲、美國,在各大美術館中,特別留意了達.芬奇、拉斐爾、倫勃朗、安格爾、德加、凡.高的素描作品。最近,又遠飛俄羅斯,將契斯恰柯夫、列賓、謝洛夫、弗魯別爾及列賓美術學院陳列館中的優秀畫作一一拜讀。至此,我彷彿沿著大師們的足跡,遊覽了素描的長河,這長河兩岸景色綺麗,美不勝收。

 

20年前,我移居香港,幾年後定居台北,或為謀生或應眾要求而開設畫室,作畫之餘兼事教育。多年來斷斷續續的美術教育工作,使我累積了不少素描畫作,也有所長進。孔子曰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樂乎”,真是一點不錯啊!我是樂在素描,至少,享受了素描探索的過程。在這些年,我對素描本身,對寫實繪畫和素描教學的種種再做檢視和思考,不僅清晰了藝術的道路,也深化了自己的思想。

 

下面我將經常碰到的問題,作簡略性的敘述,以此與美術青年晤談。

西洋寫實繪畫的傳承。

西洋繪畫,發展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,才從平面、線性的二度空間方式進入到立體、光影的三度空間方式,並成為西方繪畫的主流型式。這一繪畫體系是由好多藝術家探索而形成的,是人類累積性的文化知識,也可以說是非先天性的知識,需要系統地傳授和學習,不能憑所謂“天才”輕易獲得。

 

素描是繪畫的基礎。

對於傳統西洋畫來說,這個結論仍然是對的。19世紀以後,因為現代派的興起和印象派對人類色感能力的開發,在歐、美的藝術教育中,素描一環受到忽略。現代諸流派不論,對於寫實繪畫,素描仍是基礎,是第一重要的,因為它解決了色彩因素外所有的造型問題。有志於寫實繪畫的青年絕不可以輕忽。

 

素描研究的內涵是甚麼?

比例、透視、體塊、空間等是素描的本質因素。研究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,探討這些因素如何“咬合”著體現物體的體積形及空間佔有的狀態;探索體現這種狀態的藝術形式:線條、色調和筆觸,並把這一切調動到人體素描、人物素描中對結構、質感以及表情、心理的刻劃上,是素描研究的重要課題。

 

Brutus, 28.7 x 21.6 inches, charcoal pencil on paper

 

寫實畫式微了嗎?

我親眼目睹世界各類美術館和畫廊中,大多數參觀者喜歡的畫還是寫實風格的,是他們看得懂的繪畫。但是,無可諱言,今天寫實畫的水平是大大低落了。原因是多方面的,照相機的過度使用是其中之一。照相機自19世紀中葉發明以來,對寫實西畫有重大的幫助,它作為對快速易逝的形象和細節的紀錄工具,於畫家不無助益,但是,卻往往限制了畫家想像力和概括力的發展。不少人依賴照相機的結果是生產了大量酷似照片的畫面,畫中充斥著不必要的細節。畫家不寫生了,“君王從此不早朝”,如此景象,令人不勝感慨!

 

Erhu Player, 25.6 x 19.7 inches, pencil on paper 

素描過程中理性與感性孰輕孰重?

俄國美術教育家契司恰柯夫說素描是理性的,這是相對色彩而言。素描偏重理性,偏重分析和理解。因為沒有透視、解剖知識的支撐,它常常會流於空泛和造型的鬆散。但是,素描既是藝術就離不開感性,而且要將感性貫通於素描的全過程。要畫出來,要塑造,不要將面面俱到的“死摳”當成是研究。因為,一個“死摳”而匠氣的素描者不可能畫出有感性、有畫味的油畫來。

 

要糾正這種時弊,唯有回到寫生一途。素描的傳統方式是對實物寫生,將三度空間的物體表現在二度空間的畫面上。這與將平面化的照片轉移到平面有著極大的差異。素描又摒去了色彩因素,與實物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感。因而,素描這種寫生方式是去照片畫的重要途徑。另外,即使必須使用照相機,也一定要對照片中提供的影像資料作出審慎的篩選,不要為照片所牽引,成為照片的“奴隸”。

 

Lady in White, 39 x 21 inches, charcoal on canvas

 

素描也可能畫得像照片呀。確實,光是畫得像還是不能解決問題,還要藝術地像,富於美感。這又牽扯到繪畫中的描繪性和趣味性問題。描繪性的核心是“藝術節奏”,無節奏不成藝術,節奏就是變化,是對立統一。節奏的外在形式是繪畫材質在平面上的表層狀態,是各種型態的筆觸。只有從對象感覺到虛實、型態各異的筆觸,才能完成實物到畫面的轉化--生活真實到藝術真實的轉化,才能帶動出在畫面上的主動性描繪。一個人的繪畫才能,主要表現在對形的把握和對節奏的敏感上,這兩種感覺與能力的訓練缺一不可。尤其是對節奏感的表現,更是畫匠與畫家的分水嶺。

 

當然,形與結構、體積與空間、筆觸與節奏,都是為了去捕捉、塑造藝術形象的。藝術形象是我們思想、感情的載體,也是藝術行為追求的目的。綜觀古今中外的美術史,所有的藝術傑作無不以鮮明、深刻的藝術形象而深植人心,屹立不搖。要深刻地塑造形象,絕不止於手法和技巧,那要具有一顆真誠、敏銳的心,一種真正的藝術家的氣質和感動,即使最好的藝術教育,對於這一點也無能為力,要靠我們自己去修煉和體悟。

 

Woman with Left Hand in the Back, 39.4 x 25.6 inches, charcoal on canvas

 

以上簡短文字,僅就西洋寫實素描談點個人體會,涉及範圍淺窄,三言兩語未能深入,有言不盡意之憾。附在畫旁的說明,提到了作畫背景和感想,有些也觸及到素描原理和描繪技法,但畢竟不是教科書,不能一一剖呈。只想讓讀者多一點了解,少一點距離,並增加讀畫的樂趣。

 

素描,是一條美麗而寬廣的長河,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朋友與我共泳其中,同享搏擊浪花的樂趣。